引:珠宝业内不乏大鳄:金龙、粤豪、明牌、潮宏基、中国黄金、山东黄金…同样的,珠宝业内也绝不缺乏名牌:老凤祥、千禧之星、戴梦得、简金品、吉盟、周大生…但是,珠宝业内有谁可以挺直身板说,我们是一个“品牌”吗?恐怕很少!笔者今天敲响的,就是“锻造品牌”这口大钟,谨希望起到一点微薄的警醒之音。
笔者的引言想必已经戳疼了诸多品牌领导人的内心。那么,笔者为何要冒着天下大不韪这样评价呢?因为,笔者所提及的品牌至少还没有一个敢站出来说,我们做的比周大福、周生生、谢瑞麟要好,当然就更不要提卡地亚、蒂凡妮、梵克雅宝了!意识决定形态,目标决定方向!仔细分析下来,笔者认为国内珠宝业的老板们最缺乏的就是决心、耐心、专心、细心!没了这四颗“心”,锻造品牌也就自然成了空话。
品 牌 之 决 心
缺乏什么的决心呢?肯定不是缺乏赚钱的决心!我们可以看到曾几何时的深圳珠宝圈,动辄派出一大批市场经理,全国四处撒网快速扩张,企业手册上的加盟商一下从深圳蔓延至全国各地。其阵势不减当年成吉思汗之勇,大有杀过莱茵河踏平欧洲的气势。当然,其结果却往往还不如蒙古帝国的1%,因为多数四处招商圈钱的公司往往第一年开多少店,第二年最多第三年就死多少店。攻城不守城是蒙古帝国的做法,也像是今天国内珠宝公司的真实写照。
其实,就实力而言,麦当劳与肯德基如何?其背后都是以世界500强企业为依托,尚没有每年发飙式的开店。那么国内的珠宝企业又有多大的胃口一下占领全中国市场呢?市场督导与市场指导支持吗?货品开发与货品供应支持吗?品牌维护与品牌跟进支持吗?什么都不支持,那这么多深圳老板都在干什么?其实,谁都不傻,他们一点也不缺乏赚钱的决心,他们缺少的是做大、做强品牌的决心!他们要的就是快速拓展、快速开店、快速圈钱!这也就不难联想起2004年焦点访谈的一则栏目主题了:招商=圈钱!
锻造品牌是一个艰辛的历程。和很多行业一样,珠宝圈的老板们也一直不敢正视这个问题。80年锻造了周大福的品牌、163年锻造了卡地亚的品牌、400年锻造了麦兰瑞的品牌…我们不难看到,这些国际奢侈品大牌的辉煌与极高的溢价能力都不是三、五年就成形的,他们经历了太多的风雨沧桑,但是他们却有着一颗锻造品牌的决心——保持高贵、坚守承诺、注重细节,并且不以外界的环境而轻易改变自己的品牌路线!
如笔者前面所言,意识决定形态,目标决定方向,开始的时候缺乏做品牌的固执与偏执,到了现在才逐渐要开始改观,却已发现有些力不从心了。这并不是说这一类企业缺乏资金实力,而是说船已经很大了,很难调头了。做品牌的人造的是航空母舰,而做招商的人造的是客轮,品牌的提升不会因为你装了几门舰炮就成为航空母舰了。如是而已。
品 牌 之 耐 心
缺失决心就意味着缺乏耐心。因为中国的企业(包括珠宝企业)都普遍存在着急功近利的思想。在快速占领市场阶段,各企业都给市场经理们打了一个超级强的“兴奋剂”——每开一家店就奖励几千乃至几万元。真正让国外优秀企业笑话的是,国内几乎没有几个珠宝企业提出:让每家店都开成功,并且形成永续赢利能力奖励多少钱的。于是,就出现了只有开店的人,没有跟进的人。随后就出现了以下的一幕:品牌商天花乱坠的哄加盟商上船,上船后自己又去找船了,加盟商到了河里迷失了方向,然后就四处漂流四处乱闯,闯好的能找到一个归宿,闯不好的就翻船了,最后个别翻船的人拼命游到了岸边,就又被另一个品牌上骗上船了…逐渐的,加盟商开始对品牌商丧失了信心,再也不敢上船了。
这不是可笑的故事,而是真实的写照,是珠宝业浮躁的具体表现。不要光看人家金龙收购了金至尊、也不要光看人家潮宏基上市了,自己就猴急猴急的要效仿人家。国内的珠宝业本来就是摸着石头过河,每个企业的路线与背景本就有天壤之别,搞不好就很容易东施效颦。拿山东的世纪缘来说,人家一没有要上市,二没有收购别人,三都没有参加过珠宝展,踏踏实实的做品牌也不是把加盟商开到600多家了吗?
当然,锻造品牌不是口头上说说,改一个核心广告语,或者参加几次深圳珠宝展这么简单。打造品牌需要持续的广告投入、打造品牌需要不断汲取国外精华来升级店面、打造品牌需要敏锐有效的公关策划、打造品牌需要持续不断的市场维护与督导、打造品牌需要锐意进取的产品开发与调研…太多太多,都需要耐心,这是一种坚持,更是一种偏执。笔者始终相信,成功的人往往是偏执狂。人如此,品牌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