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的表达方式
结合国内日渐明朗的钻石消费,任进的话锋又转到了自己的老本行——设计。
由于材料利润的下降,不少企业开始利用营销渠道和设计两方面赢得更多客户,而一旦拥有更加稳定的销售渠道,“设计”无疑就成为最受重视的领域。“周大福就是最好的例子,它在固定厂下单时,对产品设计就非常重视,比如在产品设计的系列化等方面有很多要求。”
在任进的理论中,珠宝设计是技术、工艺美术,而非纯艺术,不是大家所理解的只会画图的单一性,它是整个珠宝产业链的浓缩——设计不是一个独立的项,画图只是设计的一个小节,如果把它当成重点,那只能算是一个绘图员,“从市场开始研究,到客户渠道、款式材料,甚至工艺上的新设备,那才有意思。”这个观点,直接贯穿了他判断一个好的职业珠宝设计师和一件好作品的标准。
做设计师,拥有打破思维定势、没有束缚的想像力是基本条件,“学会把别人说的不成变成合理的成”,任进随意地指了指墙角的纸篓,一口气说出6种“不可能”的“可能”:当锅盛饭用、洒上土做花盆、放一个塑料袋变菜篮子、翻过来可以发挥凳子作用,甚至扣在灯泡上做灯罩……这种把“不习惯变习惯”的思维方式,经常用在他的课堂上,一件物品让学生必须找出50种用法。
设计是一个表达的过程,珠宝设计更是如此。任进的观点是,要让顾客了解并认同你所设计的首饰,就要学会各种表达方式,包括画图、语言、文字等所有可以用到的。
美洲豹及豹纹是卡地亚珠宝的经典形象之一,而将此动物变成标志性产品的卡地亚珠宝总监让娜·杜桑,其本人并不会画画。但是,她懂得在别人设计的所有豹子形象中找到一款自己想要的感觉,并将这种感觉表达给客户。
“我认为做任何一件事,最高境界是对人的认识,”任进说,“设计的对象不仅是首饰,更是佩戴这个首饰的人,如果你对这个人的心理感受有了解,会更有意思。”
在任进看来,珠宝设计师在某种程度与作曲者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有的歌手不仅能唱,也能作曲,而我们就属于职业作曲人,”他说,一个设计师最典型的优点就是了解工艺,可以做不精但是要会做。比如,99.999以上纯度的金只能做金砖,做首饰就会很软;同样用金属丝做出的头发,并没有飘逸感,这种设计也是有问题的。
作为职业珠宝设计师,要想在多年的兴奋期中度过,任进坦言“挺难的”,但是与作曲只有7个音符相比,他笑着“庆幸”珠宝设计的空间反倒是最自由随意的。对工艺的了解并不是限制,是为了更好地创造。
好作品“食不厌精”
饰品,饰美的产品。“好看、简单、没见过”是任进对一款好饰品给出的标准。
珠宝首饰是第一眼的产物,好看的造型是首要条件;新颖,不断创新,这种创新在任进看来,更看重的是结构上的创新——造型上的变化很丰富也很容易,结构上有突破性的变化,很好玩儿。国内一名设计师所做名为“爱的加法”的钻戒至今让他印象深刻,外面是类似手机可以换壳的东西,但打开里面是钻戒,告诉顾客不管外面的世界怎样变化,爱情是永恒的这样一个寓意。好产品应该简洁,这是很多设计者的观点,任进也不例外,“就是不能利用复杂去变化”。
任进说,珠宝设计有时与“食不厌精”是同样的道理,从工艺上看,一件好的作品要求精益求精,即便拿放大镜看也不应该有毛病。现在业内比较流行的微钉镶,是把过去做表的技术运用到珠宝首饰上,就是为了精细再精细。
谈话中,他顺手将手表摘下递给记者看,是他专门找一位师傅订做的,276粒碎钻被镶嵌得极为平整。任进说自己曾经设计过一款钻饰,用1000多粒钻镶嵌在一个小柱子上,极为光滑,当他看到成品时,用他的话形容“所有钻石简直就像长在上面一样”,语气中充满着对钻石工艺师的敬佩之情。
任进注意到,过去赋予一款珠宝产品创意内容的顺序是先有产品再硬编故事、名字,而实际上顺序恰恰应该是相反的:先有故事,再体验这个故事并去设计。这就要求考量产品定位的创意内容、主题是否明确,是否与客户的需求一致,甚至与推广要求一致。“编故事的人成为出题人,他是否了解市场、消费心理,产品在哪条渠道上流通,客户群是谁,怎么能让他们眼前一亮还觉得不怪,很难。”
而好首饰更是要“毫不留情”需要精力、财力做推广,有好的维护服务及客户意见反馈信息的收集,“否则再好的东西只是库房的产物”,任进最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