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设计师和服装设计师一样,是一个越来越受人关注的职业。珠宝设计师作为产品与消费者沟通的桥梁,一方面,他们通过产品帮消费者找到心理诉求的出口;另一方面,他们也承担着产品市场接受程度的责任。
尽管我国珠宝设计的“年龄”并不大,但作为这个领域的资深专家,珠宝设计师们的努力和乐观让我们也对中国珠宝设计的未来充满着希望,并且笃信这一点。
在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任进副院长家的客厅墙上,挂着几幅由他设计的钻饰的照片。照片上强烈的明暗对比和突出的效果,将钻石的璀璨表现得淋漓尽致,更显夺目。这似乎也代表着主人对钻石的某种偏爱。
“好玩儿”两个字经常被任进挂在嘴边。那些常被他称为“石头”的家伙,他觉得像玩意一样可以把玩,哪怕是价值连城的钻石,而珠宝设计更像是游戏。他很享受这个游戏的乐趣,并有着一套自己的玩儿法和理论。
独特的钻石消费体系
在任进看来,目前国内很多方面都处在学习国外的阶段,珠宝领域也不例外。钻石在国外比较流行,这个学习的过程使人们对钻石理解的西化程度逐渐加深,这被他调侃为“文化侵略”,不可避免也必不可少。
任进按钻石大小给出了关于一个钻石消费变化的答案。
首先是以群镶小钻为核心的纯时尚性的跟进——利用钻石的数量和光彩、群镶小钻的方式,造成很多让人意想不到的造型和效果。群镶钻饰不仅作为目前一种非常普遍的手法,而且将会越来越强烈地成为未来设计方向。
其次,是普遍为大众消费所关注的结婚钻戒,以一克拉为顶,几十分的钻石为主。婚戒款式比较单一,对称、简洁。他解释,婚戒更重视钻石的大小和价值体系。一般大众的结婚消费相对固定,不会因为更好看而超出预算。这个时候,钻石消费以“买概念”为主,它代表着爱情的恒久。
在1克拉以上的“大钻”体系里,裸石占更大比重,以收藏、投资为主要方向。“因为大钻石的稀缺性,很多人干脆就收藏‘石头’”,任进更为直白地解释,“一块可以随身携带的‘石头’,却能容1000万元的资金。”
“在典当行里,钻石的变现能力仅次于黄金”,他又进一步形象地解释了钻石所占据的独特位置。
“玉无价”,在中国文化中,吉祥是对翡翠的理解,翡翠有一定的升值空间。任进感慨地为记者举例,“一块石头10万块钱拿出来,喀拉一打开,变1000万了”——这种无穷的“榜样力量”,让很多人一窝蜂地投资翡翠,等着它们暴涨的那一天。与之相比,钻石则更具有透明度。
由于钻石为全世界公认,目前国际上有相对稳定的价格体系,每年钻石价值呈现增长而非暴涨的局面。与发展最早而价格比较实、具有保值性的黄金类似,钻石也具有相对稳定的保值性和变现能力,甚至在欧洲一些国家,钻石已作为国家抵押物,像黄金储备一样,称为“钻石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