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宝精品导购互动平台 投稿
-珠宝知识,专家讲堂

马未都的古董故事

日期:2008/12/09 来源:编辑:
文章TAG:

    故事四:奥运收藏——得到的越多越考虑社会责任

    1996年,马未都成立了中国第一家私人博物馆——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从买家变身“馆长”,马未都说就是为了炫耀。“如果有能力,文化都可以炫耀。”但是,炫耀只是初衷,马未都的梦想其实是建立一所收藏界的“希望小学”。那时的他,已不仅仅将收藏当作是一种爱好。

    2006年,观复的一名理事拍卖个人收藏的190幅油画,包括陈丹青的经典作品《情人》、陈逸飞《农舍》、罗中立《阳光下的女孩》、吴冠中《溪畔金秋》、杨飞云《女孩的肖像》以及刘小东的早期作品《海潮》等,所得收入全部用于博物馆的未来建设。那时的马未都,很害怕自己死去之后,博物馆也死了。他希望博物馆能够永续。

    而在这个特别的2008,马未都为收藏下了一个新概念。“过去是‘物以稀为贵’,现在要‘物以知为贵’,收藏奥运纪念品要知道它的来历。姚明睡过的床单,易建联用过的浴巾,不算收藏品,顶多是粉丝的一个狂热的举动,在收藏文化中并不重要,应该是某些具有‘社会价值’的物品才能构成收藏的要素,比如如果有心人把当天国家级和各地刊登了刘翔退赛的报纸全部收集起来,多年后肯定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这个人,上半辈子上过山、下过乡、做过瓦工,后来写小说变成文学青年、当编辑、又做编剧,直到最后成为学者。对中国文化天生的喜爱与深刻的研究,赋予了马未都睿智、儒雅的气质,以及浓厚的社会责任感。他不止一次表达自己对于艺术的思考:“文物是人类文明的坐标,对文物的认知程度和对文化的重视程度标志着一个民族发展的水平。”而这种高度与眼光,也成就了他的收藏。

    至于将来,马未都说,他最后不会把自己的藏品留给子孙,而是献给国家,“这些古董会变成一种力量,会改变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现状。”

    拍卖礼仪

    1.首先参阅发布在新闻媒体上的拍卖公司的拍卖公告,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标的。

    2.及时在拍卖公告规定的日期内实地看样,详细了解该标的的一切情况,如质量状况、新旧程度、使用年限,以便于测算竞买成本,确定合适的竞拍心理价位。

    3.按照拍卖公告宣布的日期、地点,提前进入拍卖现场,办理竞买登记手续应向拍卖公司提交个人身份证明。

    4.交纳参加竞拍保证金,领取竞拍号牌。

    5.拍卖会开始后,竞买人应集中精力,把握机会,参加竞买,应价、加价时保持头脑清晰,牢记自己的心理价位,举牌果断。

    6.一旦竞买成功,当场与拍卖公司签署成交确认书,确立自己的买受人资格。

    7.按照拍卖会规定的期限,交清拍卖成交价款及佣金。

    8.买受人凭已结算完毕的拍卖成交确认书,向拍卖公司提取成交标的。

    9.涉及权证、牌照过户的标的,在提取后,按拍卖会上约定的责任、义务,办理过户手续。



分享 |
发表评论
条评论 | 我要评论 | 进入论坛

资讯TOP5
互动TOP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