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宝精品导购互动平台 投稿
-珠宝知识,专家讲堂

马未都的古董故事

日期:2008/12/09 来源:编辑:
文章TAG:

    故事三:23轮角逐拍卖——在干净的池子里钓大鱼

    马未都如此,普通的消费者就更不用说了。因此,一个普通收藏者如何提高鉴定古董的水平,意义不大。但是,市场上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情况却可以通过拍卖这种行业来规避。“你要老百姓提高鉴别能力是不可能的,电视上一天到晚教人怎么在生活中鉴别真假,只要不是这个领域的人,那东西根本就学不会。你要想从技术上知道,你从心里明明白白地知道它的真伪,那确实需要学习,但是我觉得对于老百姓,这不应该是他所追求的,他追求的应该是一个社会的保障。打个比方,你从路易威登的专卖店里买回的包,犯不着再回家鉴定一回是真包还是秀水的,同样,比如瀚海、嘉德这样的拍卖公司,理论上讲,这种商业体系,本身就是一个信誉保障体系,它来替你做了第一道筛选。”

    现在,文物市场开放了许多年,地摊上,旧货市场,基本上已经难见真品了,想在地摊上淘到真品,基本上只能是浪费时间。因此,对于马未都来说,拍卖行已经成为了一个方便快捷的收藏途径。至少,在拍卖会上,少了浪里淘沙的时间,少了鉴定一层的担忧,便可以把更多的心思用于收藏品价格的值当与否。不过,进入拍卖行,也说明了马未都“玩儿”得越来越大。

    马未都第一次参加拍卖会是在1992年的香港。当时香港拍卖行的情况是拍卖师报价,然后显示屏翻牌。但是,与现在的情况有所不同,当时从拍卖师报价到显示屏翻牌中间有一个时间间隔,结果,马未都也曾经因此吃过苦头。

    有一次,马未都看准了一件东西。当时他瞅着牌子上的叫价是17万,就把捂了半天的牌子举了起来。结果拍卖师立马就用手冲他一指就落槌了。可万万叫人没有想到,落槌后,价格牌子又“啪、啪、啪”地翻了三下,最后变成了21万。也就是说,本来打算以18万买下来古玩,现在却不得不多出3万,马未都当时差点儿没晕过去。

    但无论如何,拍卖行业市场要比地摊上干净的多。真正稀有而名贵的古董,也往往在这里浮现。

    2007年,乾隆官窑粉彩霁蓝描金花卉大瓶,由于其是圆明园遗物,外加器型罕见,最后经过了23轮的角逐之后,被马未都以2408万元的价钱买下。

    尽管花了2408万,但是马未都依然笑得合不拢嘴,因为当天,几个国际上重要的收藏家并没有出现。“这要在国外拍卖,至少也得3000万元。算是捡了一个‘漏儿’。”



分享 |
发表评论
条评论 | 我要评论 | 进入论坛

资讯TOP5
互动TOP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