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宝精品导购互动平台 投稿

疯狂的石头:翡翠行情与亚洲金融风暴

日期:2008/06/12 来源:编辑:
文章TAG:

    "就以改革开放以来这30年来说事吧,中国人最先感兴趣的是翡翠而不是白玉。"城隍珠宝总汇总经理赵德华是一个在中国珠宝业可以呼风唤雨的"大内高手",他入行时间长,眼光好,人缘广,专业知识丰富,现任城隍珠宝总汇总经理,又是中国珠宝玉石首饰协会副会长。在沉香阁路、丽水路这个中国最大的珠宝黄金商圈内的一间办公室里,他梳理了一遍当下这波珠宝玉石上涨行情的经过。"翡翠是外来宝石,在中国人的收藏序列中其实时间并不长,是明代才进中国的,但经过清代和民国社会各阶层的玩赏,加上其稀有性和加工后的观赏性,在民间有了一个尊崇的地位。有两个人对翡翠地位的提升功不可没,一个是慈禧太后,另一个是宋美龄,后者在官方场合一直佩戴翡翠饰品,仪态万方,光彩照人。"

    据上海文物商店一位老法师回忆,改革开放之初,上海市场上的翡翠并不多。原因是"文革"时为了创汇,文物商店将不少库存翡翠饰品通过广交会等渠道出境,当时的价格之低,今天的老法师一旦提及,都想抽自己的耳光。在90年代初还在文物商店里买到用清代翡翠加工的饰品,价格不贵。但此后的两三年里,翡翠的市场行情陡然蹿起。

    "这里有几个原因",赵德华向《新民周刊》分析说,"国门打开之后,从缅甸引进翡翠原料比较方便了,原料的丰富直接导致产品的增多,使老百姓拥有翡翠饰品成为可能。第二个原因更直接影响到供求关系,那就是香港、台湾等地的经济出现繁荣,当时台湾被称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台湾商人也可以来大陆投资办企业,他们成了最有实力的客户,当然也不排除炒作的因素。到了90年代中期,翡翠行情达到顶峰。想不到紧接着亚洲金融风波骤起,翡翠行情快速跌落,在低谷惨淡盘整了10年光景。现在随着国内消费群体的增加和市场发育成熟,翡翠饰品又在短短三四年里探底回升,而且涨幅惊人。10年前足金每克120多元,现在的牌价是240多元,但翡翠翻番不止一倍。不过它只是从高峰快速跌落后的反弹,还没有回到90年代中期的水平。"

    身为当家人的赵德华每年要到中缅边境市场上去采办原料,这两年看到的情景也让他心惊肉跳。以前他看到国内商人合伙赌玉的话,一般投下数百万元,在当地就会当作新闻传遍四乡八邻了。"今年我在那里看到两个来自浙江的商人,分别投入1400万欧元(现在市场上更倾向用欧元交易而不是美元)赌了两堆原石,那么这个数字就达到1.5亿人民币了。这笔由几个人合股的巨资投下去,即使赌赢了,开发成产品再进入销售渠道的话,也要经过10年时间实现获利。由此可见,对市场最敏感、对成本核算最精明的浙江商人,对翡翠的前景是非常看好的。"

    这个过程隐含的信息相当重要,如果解读一下的话,应该是这样的:珠宝商将原石开发后,是严格按照市场规律办事的,每年只做成一两件产品投放市场,而不会一下子投放造成饱和,表面上看他的资金流动性相当低,运作成本很高,不过他可以从另一个方面获得补偿,那就是压在手上的原石,是可以确保每年增值的,这个道理就跟投资房地产一样,物业涨价部分一定大于银行利息。



分享 |
发表评论
条评论 | 我要评论 | 进入论坛

资讯TOP5
互动TOP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