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古物鉴赏家朱杰荣先生是位资深中国古玉、鼻烟壶及点翠头饰收藏家,醉心研究中国文物逾三十年。1993年在香港参与成立中国古玉学会,现任该会主席。朱先生积极推广中国玉器鉴赏,经常穿梭内地与香港两地搜集研究资料。1992及1994年先后举办中国鼻烟壶及玉器展览。十年前,朱先生开始收藏罕有的点翠头饰,于2007年在香港文物博物馆举办展览。
已步过七旬的朱杰荣先生,当年只为了老来的冬天,不会感到寂寞,半生与古玉为伍;而因某种机缘,他又与罕有的点翠头饰结下了十载缘。
身量不高的朱杰荣先生,有着不小的胸襟。
半生与古玉为伍,已步过七旬的他,实现了当年开始收藏研究古玉的目的——老来的冬天,不会感到寂寞。
“开始时,我只是被中国古玉的幼洁冰清所吸引,而我自小对历史文物情有独钟,这种兴趣让我买下一件又一件的中国古玉。到了今日,我收藏古玉的热情半点没减,这种兴趣令我的退休生活十分充实。”朱杰荣先生手上拿着一件价值逾百万港元,约高五寸的和田白玉观音,一派乐在其中地跟我说。
在广东中山出生、于香港受教育的朱杰荣,共有八个兄弟姊妹,大部分从事艺术行业。他年轻时先后做过酒店管理、人事管理和银行业推广,在冷漠的商业世界打滚至65岁,但他血液里的艺术细胞并不甘寂寞,促使他在私人空间以搜集中国文物为乐。
“我拥有的第一件玉器,其实是妹妹送的礼物,那是一件木头纸镇,上面镶了一块断裂透雕白玉扣。”朱先生细细道来那始自上世纪70年代末的收藏契机。
清代的一顶点翠二龙九凤六蝶凤冠(上),清代点翠双凤鹿花卉纹勒子(下) |
朱杰荣先生是中国白玉“痴”,他拥有白玉的件数最高峰时期逾一万件,现在则有约4000件。“白玉属软玉,色润,玉质幼洁,触感舒服,百看不厌。”他说。
例如一件商周羊脂白玉琮,就让朱杰荣“矢志不渝”:“如此大件的商周出土(良渚文化)玉器,十分罕有。琮,是祭器之一种,乃新石器时代人们祭祀所用,具有文化历史意义。它的造工粗糙,素身,切口不工整,是原始文物的特色。”
白色有受沁褐斑玉琮(年代:商或西周) |
但是,观看和欣赏,慢慢满足不了朱杰荣先生。1984年,他接受妹妹的建议,毅然追随中国古玉名师杨建方老师,在中文大学研习古玉鉴赏。多年来,除了听老师讲解教授,参看书籍,还跟着老师到国内不同地方作实地考察,或参观博物馆珍罕藏品。“从出处、质地,到组件的雕工、造型,当中的学问实在精深,并非三言两语可概括。”他细数家珍之余指出。即使到了今天,他仍然有数不完的书要看,好深入了解收藏玉件的特征,又经常到访中国不同的文物局、博物馆,参观出土玉器。整理藏品成为朱杰荣的未来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