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皇帝玉器比不过总兵
明代晚期城市手工业和商业繁荣,由于万历皇帝喜欢奢华,带动整个社会的享受之风,制玉工艺发展到顶点。那时苏州出现了一位制玉大师“陆子刚”,技艺被传说得神乎其神。
那时的士大夫阶层重视生活品味,玉制文房陈设,除供欣赏把玩外,兼具实用功能。自然界的花鸟、人物、山水等,也成为装饰主题,呈现柔美雅致的文人品位。更因程朱理学的兴盛,学者对商、周礼制的考订,兴起了研究与仿制古玉的热潮。
但奇怪的是,不论是故宫收藏的,还是定陵(万历皇帝陵)出土的明代宫廷玉器,材料却不太好,不是色彩暗淡,就是上面有大片的“绺裂”,这跟皇帝的身份很不相称。
皇帝玩玉,也要讲综合国力。明代军队退守嘉峪关,无法直接从和田玉产地得到材料,只能通过哈密王来购买。途经各地关卡由总兵把守,即使是送给皇帝的玉料都要扒层皮,把好的留给自己。
玉料经过层层克扣,到北京时已“不堪用”,皇帝也无可奈何,只能从边角碎料里找找能用的。民间却正好相反,明代总兵墓中出土的玉器,用料上乘超过宫廷。
因此,明代宫廷里的一些玉器镶嵌了宝石,一来为了显示宫廷的气派,二来就是掩盖用料不好,只能用宝石点缀。美丽的外表下,竟隐藏着明代国力的衰微、吏治的败坏,不知道当年佩戴的皇帝和后妃,心里有没有感到悲哀。
国力飞跃满足乾隆爱好
清初顺治、康熙、雍正并不太喜欢玉,这三朝的玉器很少,但到了乾隆时期,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乾隆皇帝对玉器的嗜爱超过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皇帝,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全体现在玉中。乾隆对中国玉文化的贡献极大,故宫藏玉三万多件,其中一半为乾隆年制,精美者全为此时制作。
乾隆时期社会经济繁荣、财力充足,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制玉业无论规模、工艺、人才等各方面都上升到巅峰时刻。
但最重要的是,乾隆解决了和田玉的供应问题。1755年到1759年,清朝中央政府先后胜利平定新疆准噶尔部达瓦齐及回部大小和卓木的叛乱。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在和田设办事大臣,并设“哈什伯克”(玉石官),督办采玉。从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起到嘉庆四年(1799)开放玉禁,官办采玉长达30多年。从乾隆二十五年到嘉庆十七年这52年间,平均每年贡玉4000余斤,共计20余万斤。清代皇家用料可以随便挑,稍微差一点的都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