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所有投资市场几乎无一例外受到冲击。股市跌跌不休,A股沪指从原来最高的6000多点跌至近2000点,1元股票越来越多而入市参与交易者越来越少;楼市一片冷清。据国家权威部门公布的情况,去年以来,房地产市场每况愈下,连续10多个月价、量齐齐大幅下降,房屋空置率正在不断增长;再看藏界,无论是国际性的大型拍卖会或是国内的拍卖专场,均无法达到预期目标,成交量严重缩水,成交价格难以如愿;邮资票品、钱币、瓷器、书画艺术品价格每月都在下降。
金融危机对股市、楼市的影响最大,其中道理普通投资者容易理解。但金融危机影响了整个收藏界,便有点让人费解了,人们甚至对黄金的避险、保值功能产生质疑。不久前,一位黄金投资者在听完黄金分析师的授课后发问:“你们黄金分析师经常说,黄金可保值、黄金有避险功能。但我近一年来的亲身经历证明,黄金不但未能保值,也没有避险作用。”据该位投资者介绍,他在美国次级债引发的金融危机刚刚发生时,国际黄金价格接近900美元/盎司,他意识到御险工具黄金,因此在分析师指点下,把家里的数十万余钱全部购买了黄金实物。不久,金价跃上1000美元/盎司。此时,有分析师称,金价上1200美元/盎司为期不远。近一年过去,国际黄金价格都在750美元至800多美元/盎司左右徘徊,而目前金融危机还在加剧。他现在如果想把实物金变现便意味着亏损。
从这个案例可看出,目前我们说“黄金有保值、避险”功能,确实难以服人。但如果说,从长远来看,从商品的属性甚至说黄金在国际舞台上的“政治性”来看,它应该具备了御险的功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黄金也具备了“对抗信用风险”的作用。
再说邮票、钱币、古玩、陶瓷、艺术品收藏,如果从物质价格角度来衡量,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这些藏品的市场价格比股票、楼市价格的跌幅要小得多,据调查跌幅远未达到20%。从收藏行为上来看,它与投资分不开,“投资”与“收藏”很难界清,并且相互都在转换。但事实上,每个对邮资票品、钱币或书画艺术品等有兴趣的收藏者,不会轻易变卖藏品。拍卖市场价量萎缩,那是投资商(炒家)游资此时无法关顾而已,不能证明这些物品的价值缩水。对于真正收藏者来说,只要有余钱,当市场价格调整,他们便会趁机买入。不到万不得已,他们不会抛售变现藏品。
其实,收藏品也不是纯物质的东西,它与股票、房产、黄金有本质的区别,它很大程度上归属于精神范畴,而人的精神追求和精神需要是永恒的,当资本市场有起伏时,它的价格及交易量受影响很正常。但只要它量少、珍稀、有艺术性、有鉴赏价值存在,它便将随资本市场的复兴而“身价百倍”。经受过危机的考验,反而更能让真正的收藏者认清收藏的真谛——“无政治、无国界”,它比黄金更具“对抗信用风险”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