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一些旅游市场出现了一种民间传说的“血丝玉”,售价不菲,而据专家指出,事实上“血丝玉”只是民间传说,国内尚未见到真品,国家标准里也没有这个名称,很多所谓的“血丝玉”都是经过染色的岫玉,只值十多元钱。
福建省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站高级工程师、注册国家珠宝玉石质量检验师郑键介绍说,“血丝玉”是指玉中带有红色的血丝,民间传说是因人在去世之后所佩带的宝玉吸收人体的精血而成,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出现“血丝玉”科学的解释应该是,埋在地里的玉镯之类的宝玉自身吸收了土壤中含铁的成分,形成带红色血丝的外观。但国内尚未见到真正的“血丝玉”,故其形成原因有待考证。目前旅游市场上的“血丝玉”中的“血丝”都是用红色的染料染上去的,所谓的血丝玉大多是用岫玉假冒的。
此外,郑键还指出,在我国珠宝玉石市场,消费者常可见到诸如“南非钻石”、“奥地利水晶”、“大溪地珍珠”等“珍品”,而这样的标称在事实上并无依据,其名称也不符合国家规范标准,带有很大的欺诈成分。
郑键指出,以产地标称珠宝玉石的现象在国内珠宝玉石市场十分普遍,这里面存在很大的诱骗成分,事实上,绝大部分珠宝玉石是很难鉴定出其产地的。按照今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6552-2003珠宝玉石名称》(2003年11月1日起实施)有关规定,天然宝石的定名规则是直接使用天然宝石基本名称或其矿物名称,产地不参与定名。因此市场上标称“南非钻石”、“奥地利水晶”等都是非法的。但一些产地由于盛产某种珠宝玉石而闻名,在消费者心中有较大号召力,一些厂家和商家便以此为卖点推销产品。
郑键说,在珠宝玉石市场,还存在一种标称误导现象,即组合命名。如“石榴红宝石”,事实上就是石榴石,而“石榴石”与“红宝石”是两个概念的产品,等级和市场价均有很大差距。
专家提醒消费者在购买珠宝玉石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切勿让导游或新结识的朋友决定去何处购买,他们可能为佣金而建议游客在某店铺购物;不妨多走几家店铺,比较一下类似货品的价格;切记向店铺索取票据,并仔细核对;消费者应以自己喜欢与否为购买取向,不要以买来作投资或转售为目的,珠宝玉石可能有保值潜力,但并不保证一定能赚取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