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上海市收藏协会钟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的吴志雄,以收藏瑞士古董表闻名上海钟表收藏界。然而,他为“世界名表专场拍卖会”带来的9块古董名表,却全部流拍,其中包括一款1910年的劳力士9K红金二针机械女表。而一款江诗丹顿的纵横四海型号的二手新表,却以人民币15万元的价格成为现场成交价最高的拍品。
这个结果其实早在吴志雄的意料之中,“由于对古董表收藏投资价值认识不足,目前国内大部分去钟表拍卖行的人,都只是为了淘二手名表而来。其实二手名表不管有多新,表壳金属有多贵重,上面镶了多少克拉的钻石,都只具有使用价值,在你拥有的那一刻起,它就处于不断贬值之中。”而国际上公认的具有收藏投资价值的宝矿,是那些产自二战以前的世界名表,也就是所谓古董名表。
数据和事实形象地说明了这一切
1999年12月,纽约苏富比古董钟表拍卖会上,一款1933年的百达翡丽金表以1100万美元成交,创造了世界名表拍卖价格纪录。嘉士德也曾以176万瑞士法郎的高价成功拍出一款珐琅镶钻金表。一些老得快要掉牙的机械表,如一块17世纪初德国用黄铜制造的挂表,现价值超过100万元港币。20世纪50年代瑞士制造的劳力士、欧米茄、天梭等中古表的价格也在数千至数万港元之列。而苏富比和嘉士得在香港的每场古董钟表专场拍卖,成交额皆以“千万”港元为单位。位于瑞士日内瓦的安帝古伦公司作为古董钟表的专业拍卖行,已经成为古董表投资者朝圣的圣地。
古董表成为重量级的投资艺术品,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美国,之后这股风潮迅速席卷欧洲、日本和亚洲的港台地区,并在1986年左右传入内地。由于它蕴含着巨大的投资升值潜力,这股古董表收藏投资风潮在20年后的今天,不但没有平息,反而有愈刮愈猛的趋势。
现年50岁的吴志雄,从古董钟表收藏投资浪潮刮入国内的第一时间,便投身其中。他的收藏投资过程颇具代表性地折射出了中国古董钟表收藏家的收藏经历。
吴志雄在他的幼年时期便与世界名表结下情缘
时光回溯到上世纪60年代中期,吴志雄家住南京东路上的第一百货商店旁边。他每天最大的乐趣,便是放学后,钻到第一百货商店里,细细研究柜台内的每一样商品。其中进口名表尤其吸引年幼的吴志雄,“劳力士一类一等,918元;欧米茄、浪琴一类二等,368元;天梭是一类三等、摩纹二类一等;增尼智二类二等;罗马、梅花三等;英纳格四等;雷达五等……”
那是一个普通人对高档耐用品可望而不可及的年代。当时人称“表中之王”的劳力士,号称与黄金等价,永不贬值,一般是被当作压箱底的传家宝而不轻易拿出来用。
1958年,第一块国产手表——上海牌手表诞生,定价120元。但这丝毫不能遮盖进口名表耀眼的光芒。然而这一切在“文革”时期被彻底打破。进口名表被当作“封资修”物资,被扫荡进二手旧货商店。当时上海最大的旧货商店“淮海路国营旧货商店”内,曾经只能让人仰视的劳力士们,售价仅为百元左右,却绝大部分都只能在角落中蒙尘。
1976年,“文革”的阴霾散去。在这一年,吴志雄意外邂逅了一次拥有名表的机会。当时,父亲的一位同事有意以500元的价格转手一块全新的劳力士手表,原因是在他买下这块劳力士之后,仅仅3个月,“永不贬值”的劳力士就从918元跌到580元。
这是一个历史的误会。当年作为精密仪器附件而非高档消费品进口的劳力士,因长久弃置库房,表盘已泛黄,且部分已停走。于是,全国的库存劳力士被打折销售。这也人为地打破了劳力士永不贬值的神话。但是吴志雄坚信劳力士的价值不会因为一次打折而真正受损。21岁的他说服父亲,拿出家中所有积蓄,凑足500元,买下了这块劳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