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3月3日,Heuer-Breitling-Hamilton 团队抢先在日内瓦、纽约、东京、香港和贝鲁特同步发表了他们的成果Caliber 11,又叫 Chronomatic机芯 (取名自CHRONO-graph和auto-MATIC),是全球第一只自动上炼机芯。
Caliber 11 (Chronomatic)基本上是由Buren的自动上炼Intramatic Caliber 1322基础机芯加装Dubois-Depraz的8510计时模块而成,振频19,800 bph,而自动上炼机制采用了特别的迷你摆陀(Micro-Rotor)设计。Caliber 11的计时按钮位于正常的2及4点钟位置,但是表冠被特别移到9点位置,和传统手上炼计时秒表区别。Caliber 11只有30分和12小时两个积时小表盘,缺点则是只备有秒表秒针,没有一般秒针。
合作开发Caliber 11的各家表厂都各自推出配备Caliber 11的计时秒表:Heuer将之装置在其Carrera、Monaco和Autavia计时秒表上,并命名机芯为Heuer Caliber 11;Breitling和Hamilton则将之装置在其Chronomatic计时秒表上(机芯分别叫Breitling 11和Hamilton 11)。Caliber 11只生产于1969到1972年,之后为振频21,600 bph的Caliber 12取代。最后,这类设计的计时秒表更日渐没落,退出主流市场。
同年略晚一个月,Movado/Zenith团队也推出了El Primero以及Movado Datron自动计时秒表机芯。虽然时间略晚于Caliber 11,但El Primero比较类似典型的计时秒表,后来也的确取得主流市场的认同:采用导柱轮(Column Wheel)设计、中心式自动上炼陀(Central Rotor)、具有独立秒针,另有三个小计时表盘设计。而日本Seiko也在1969年5月推出自动计时机芯Caliber 6139;Lemania和Omega合作的第一只自动上炼秒表机芯Lemania 1040,则在1972年推出。目前运用最广泛的自动上炼计时秒表机芯Valjoux 7750,则在1973年问世。
随着制表技术的关卡一一被克服,近年来制表业在外型和机芯设计上兴起浓厚的复古风。TAG Heuer在2003年再度推出了新款版Autavia,舍弃主流的设计,回头选择更能展现历史意义和豪雅形象的Caliber 11为范本,加以改良。新款Caliber 11以ETA 2893-A2为基础,并循旧制在前方加装计时秒表组件,机芯更薄,运作更畅顺,动力储能也提高到40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