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热该降温了!”在北京南三环的一个家具城里,一位红木经销商告诉记者,当初盲目追随红木投资热潮的他,如今深受投资所累,大笔资金被套住,只求保本。曾经的红木“天价神话”不复存在,在记者采访调查中,一些声音表明:“红木投资热降温的背后是资本疯狂炒作的结果。”
红木家具投资热降温
在北京南三环爱家红木大观楼,三层的展厅集中了来自全国50多家各流派代表性红木家具销售商。记者一进门,就看到门口张贴着三张家具特价信息的海报,各品牌家具均有特价,降价幅度至少在万元,有的品牌甚至直降十几万元至二十几万元。
记者观察到,偌大的营业厅内人迹寥寥,当记者问到节假日或周末客流是否旺盛时,一家老字号红木家具的服务员苦笑着告诉记者,周末与平时一样,冷冷清清,生意大不如前。
然而,就在半年以前,红木市场还在不断演绎着天价的神话。
从去年年底开始,一路看涨的红木家具身价暴跌。小叶紫檀的价格波动掀起了红木价格下跌的序幕。小叶紫檀产于印度,和早已成名的海南黄花梨一样,需五百年方能成材,材性突出,老紫檀木(檀香紫檀)绝迹后,小叶紫檀成为紫檀的新代名词。尤其是最近两年,小叶紫檀俨然成为红木市场价格波动的晴雨表。
2006年初,印度小叶紫檀木大规模进入国内市场时,原材料约为15万元/吨,两年来曾到75万元/吨的历史高位,正好是两年前价格的五倍。紫檀的炒作者一般采取囤货,然后在市场上突出宣传其稀缺性,称在其产地印度已经为数不多,使其价格上扬,最后炒家抛货套现。
中国古典家具研究会副理事长张德祥称,巨大的利益诱惑下,许多人筹集资金投入其中,大量囤积造成原料价格虚高,市场乏人问津,惊慌抛售下造成短时间之内紫檀价格的大跌。从去年10月份起,原料价格开始回落,一些参与炒作的人资金链发生断裂,从而导致整个红木家具市场的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