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条产品线
大师系列每一件作品的创作期均会在1-2年才能完成,成本投入更大。
CINDY CHAO的身后没有大财团的支持,再加上Cindy对每件作品的严格要求,这便是不能大产量制作珠宝的根本原因。虽然现在有很多投资人想与她们合作,但都被Kate婉拒。“因为一旦投资者进来,就要帮投资者赚钱,在产品的设计上就会受到限制,这是9年来一直坚持艺术创作的Cindy不能接受的。”Kate表示,“CINDY CHAO现在还没有达到一个像Cartier那样的高度,如果现在将投资者融入自己的团队,也许会使我的品牌停滞不前。目前还不会考虑。”
如今,经过9年发展的CINDY CHAO也有了自己的两条产品线Black Label和White Label。在创作上相比White Label系列,Black Label大师系列每一件作品的创作期均会在1-2年才能完成,成本投入更大,更关键的是每一件作品从腊雕到配钻再到掏空等细节都是Cindy亲手独立完成的。价格通常也在百万以上。“Cindy给自己定的计划是每年最多创作36件作品,但事实上,她从来都没达到过36件这个数量。2008年Cindy做出了12件、2009年14件、2010年13件、2011年9件、2012年仅有8件。”Kate这样数着,“作品很少,但我可以理解她,因为我知道她是追求完美和坚持自己的艺术家。”
2009年Cindy的又一力作MasterpieceI“皇家蝴蝶胸针”受到美国史密森尼国家历史博物馆永久珍藏,这也一举奠定了CINDY CHAO珠宝的设计及工艺地位。Kate告诉记者,“这个作品对品牌的意义已不在于它的价格,而在于这份荣耀。美国史密森尼国家历史博物馆每年750万人次的参观量,这就意味着每年有750万人可以看到Cindy的作品。”这成为她已驻扎在国际珠宝舞台最有力的证明。
在去年,Black Label大师系列年度蝴蝶“重生蝴蝶”在日内瓦佳士得瑰丽珠宝拍卖会中,作为罕见珍贵拍品中的焦点之一,其拍卖价格从预估底标迅速攀升至近5倍之多,最终以约新台币2760万(约合582万人民币)的价格被国际藏家收藏。这样的成就也证明了Cindy作品虽少,但每出必是精品。
“其实光顾Black Label系列的客人往往都是熟知CINDY CHAO这个品牌的老客人。就拿北京店来说,每次有客人进来的时候,我会为他选4件适合他的作品,且只有4件。一是因为Black Label系列的作品数量有限,二是因为当只有4件作品出现的时候,客人才就会把所有的专注都放到这四件作品里,细细欣赏,而不是走马观花的浏览。因为我希望有更多的人是因为懂她的作品而收藏,而不是有钱人把玩或彰显地位的工具。”Kate告诉记者。
CINDY CHAO的另一系列White Label,Cindy则扮演着设计总监的角色,她将脑子里的3D设计图像,分享给腊雕团队,并把该如何雕刻的细节加以强调,之后便有蜡雕团队进行操作,而Cindy只做最后的审核和把关。其价格必然大大低于Black Label系列,从几万到百万不等。但White Label系列的珠宝业鲜少会出现复制品。Kate又一次强调了,CINDY CHAO不做批量生产。
撤掉专柜开艺廊
“当树叶开始繁茂生长时,就必须要修剪,为的是之后更好、更茁壮的发展。”
在品牌的经营上CINDY CHAO也做出了巨大改变。今年两姐妹决定将位于纽约Bergdorf Goodman百货的CINDY CHAO专柜撤掉。
Kate解释道:“纽约Bergdorf Goodman百货是七星级的时尚购物天堂,起初我们能进到里面也是很高兴的,但同时商场的销售量也是很快的,所以必须要保证有一定的供应储存量,而我们恰恰不能以降低作品质量来换取大量生产。另外一个原因是在这个专柜里只会看到White Label系列产品,但今年我们有新的艺廊要开业,所以也不打算生产过多小件的作品,因此我们决定撤掉了。”
撤掉柜台是否会影响品牌在海外的知名度?Kate回应称,“我不认为没有店面就没有影响力,今年CINDY CHAO在国外的新闻事件绝不会因此而销声匿迹。”
Kate认为,品牌建设就像盖房子,此时正是CINDY CHAO重新架构钢骨结构的时候。“在做市场的时候,一些决定可能会让品牌暂时失去一些东西,但经过有目的性且精确策划后,可能会带来更大的利润,我们的目的也是把品牌浓缩到最好。经过了两年的沉淀,今年我们在香港就将全新开幕一个CINDY CHAO的艺廊。除此之外,台湾也会有新的艺廊店,不同于原来私密会所形式的是艺廊不需要提前预约,直接对外开放。”
相对于纽约Bergdorf Goodman百货的专柜来说,Kate相信经过几年的沉淀,她们会以不一样的姿态出现。
CINDY CHAO自2004年就像爬坡一样,沉稳而坚定地一步步前进,姐妹俩关掉了所有专柜形式的店面,以私人会所和旗舰艺廊的运营模式告诉世人,CINDY CHAO在走不一样的路线。Kate告诉记者:“在品牌刚刚起步的时候,我们的经营渠道短缺和狭隘,市场上是不能接受我想达到的这种运营模式,为了品牌的发展,我们只能选择适应市场。但是当品牌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我们的目标就会越来越鲜明。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逐渐清晰了品牌的定位和运营模式、因此就会抽离不适合现在品牌定位的决定,这更像是一个反向的成长。就像开枝散叶一样,当树叶开始繁茂生长时,就必须要开始修剪它,为的是之后更好、更茁壮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