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它的主人是一位印度土帮主Sir Bhupindar Singh。19世纪20年代,这位在欧洲游历的土帮主不知出于何故,找到了卡地亚(Cartier)公司,也许纯粹是为了炫耀自己的财富与权力吧,他要求定制一款星光璀璨的巨型项链。1928年,制作完毕后的项链成为了卡地亚的经典之作。项链上镶有2930颗钻石,总重962.25克拉,共有5条镶钻白金链,链子的设计非常华丽而又充满了艺术感。镶嵌在中央的7颗璀璨巨钻,重量由18克拉至73克拉不等。钻石吊坠之上镶嵌的则是一颗重达234.69克拉的巨型黄钻,它是世界第七大钻石。此外,项链还镶嵌了一颗18克拉的浅咖啡色钻石和两颗总重29.58克拉的红宝石,让整条项链更加夺目,光彩四溢。可以说,能拥有Patiala,是全世界女人的梦想,但它却偏偏戴在了一位男性的胸膛前。
土帮主去世后,Patiala项链几经辗转,1947年,它似乎突然从人间蒸发了,再也没有人见过它的身影。半个世纪过去后,它再次现身于伦敦,令人惋惜的是,此时的Patiala项链已经是残缺之身:项链本身已部分损坏,镶嵌在项链上的巨型钻石大多不翼而飞,仅剩5条镶钻的白金项链;原本镶于中央的7颗璀璨巨钻更是不见踪迹。卡地亚大师们看到后,个个心痛不已。
于是,大师们以卓越的技术,成功地仿效了上世纪20年代末期工匠的精湛工艺与风格,用其他钻石(白色黄宝石、金黄色的蓝宝石、石榴石等)代替丢失的几颗巨钻,再次将精美绝伦的吊坠重新展现于世人面前。然而,复原后的Patiala项链却难以和顶级钻石的光彩夺目相媲美,丢失的宝物不是一时半会就可以寻回的,人们只有耐心地去等待那些已经丢失的珍品“物归原主”,到那时Patiala也将再现辉煌。
Van Cleef &Arpels梵克雅宝特意为埃及公主法丽雅结婚典礼制作的王冠。
任性的尼罗河公主
20世纪30年代的埃及,人人都知道自己的国度有一位美丽的公主——法丽雅,她是法雅德国王的女儿。她拥有沉鱼落雁的容貌,尤其是那双倾倒众生的绿色眼珠,更是让各国的王子、贵族们心动不已。
可惜,名花早已有主。伊朗国王与法雅德国王素来交好,两人早早便为自己的儿女包办了一场婚姻。1939年,法丽雅与伊朗王储雷查·帕拉菲奉旨共结连理。这场盛大的婚礼成为当年全球报纸的头版新闻。著名珠宝制造商Van Cleef &Arpels梵克雅宝为这场婚礼制作了王妃所佩戴的皇冠、项链与耳环。婚礼现场的法丽雅珠光宝气、光彩耀人,让前来观礼的宾客们赞叹不已。
好景不长,尽管这场跨国婚姻门当户对,但是法丽雅嫁到伊朗后,始终无法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更糟糕的是,她竭尽全力也无法与其他伊朗王室成员和睦相处。婚后的生活并没有想像中那么美满,身在异乡又得不到丈夫的温情与关爱,法丽雅总是闷闷不乐。在生下一个女儿后,她便执意回到了埃及,并且终生再也没有踏上伊朗的国土,这场起初令世人称羡的婚姻也遗憾地画上了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