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我国粗放型的珍珠养殖对水面造成的污染,一些地区相继出台禁养限养的政策,导致我国珍珠养殖面积大幅度锐减,加上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又加剧了产量的下降。产量锐减,而价格回升是大势所趋。一、禁养限养政策出台,中国珍珠养殖水面锐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环境意识也空前觉醒,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结合各地方的情况,实行更为具体的环境政策及相关措施,限制或禁止珍珠养殖业在当地的发展,以保护日益恶化的水资源。湖北、浙江、芜湖市等地均出台了相关的禁养限养政策。二、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珍珠养殖受损
政府的禁养限养政策将导致我国珍珠产量的持续下降,加上病虫害、水灾、寒冻等偶发性的自然灾害对我国珍珠养殖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加剧珍珠产量的减少。1、淡水珍珠养殖遭受冰雪和洪水灾害的袭击
2008年春节前爆发最严重的暴风雪,连续的雨雪加上冰冻,使得湖北、江苏、安徽、浙江等地的珍珠养殖重点地区的养殖业造成重大损失。其中,湖北常德珠蚌冻死5530万只,江西都昌珍珠受灾面积达2.8万亩,浙江龙游珍珠养殖受暴雪低温天气灾害,灾害面积达10万亩。2、海水珍珠养殖遭受毁灭性打击
雷州是我国海水珍珠的重要产地,其海水珍珠产量达到全国总产量的70%,年产量最多时曾达18吨。在2007年8月份的洪灾中,雷州地区雨水大量流入近海,使流沙湾海域的海水,一夜之间变成了淡水,整个海域表层的淡水水深高达三、四米,导致海水珍珠大量死亡。三、产量锐减,价格回升
供求关系使影响价格的重要决定因素,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当商品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价格就会上涨。政府关于珍珠禁养限养的政策出台,将成为我国淡水珍珠市场养殖历史上的转折点。我国珍珠养殖史上将首次出现养殖面积减少的趋势。而且,在相当长时间内,我国淡水珍珠的养殖水域面积将持续的大幅度的减少,相应的,珍珠产量将持续下降。
同时,我国珍珠的质量也在稳步提高。主要表现在养殖技术的提高,加工技术的改善和产品设计水平的提高。
综合以上,在产量锐减和质量提高的作用下,珍珠产品价格回升是有很大的空间的。预计在国际市场上珍珠价格会有30%--50%的涨幅,甚至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