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翠 晶莹剔透者为上品
记者:可一直以来,翡翠都以其独有的硬度、密度和晶莹、通透性被誉为“玉中之王”?
张辛:我完全理解这种说法和行为,广告效应嘛!谁不想把自己的货物说得好一些,更靠谱一些呢?请注意我所说的“靠谱”,用这一个词我想是比较贴切、中肯的。翡翠本不是中国的东西,一旦进来,人们就必然要与一种原有的相像或相似的东西相比较,就必然要用对原有的这种东西的审视态度来衡量它,而本土原有的与翡翠最为相像的只能是玉,所以就自然向玉靠拢。于是,翡翠也就被国人所渐渐接受,再加以皇家和主流社会的格外重视,西方强势文化观念影响的日益加重,翡翠就渐渐热起来,甚至像中国传统的玉一样为世人所崇尚。
中国虽然有着悠久和深厚的尚玉传统,但对于“玉”的定义却是相当宽泛的。最早给玉下定义的是东汉许慎:“玉,石之美而有五德者”,比较宽泛但饶有深义。讲玉不仅要有美丽的外相,也要有内在的德性,这正体现出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这一点非常重要,其实是孔子最早揭示出来的,即那段关于“孚”和“理”的精彩论述,我在“博雅”创刊号已经讲到,不再细说。这里我只是要特别申明的是,在中国传统的“玉”概念中是没有所谓“翡翠”的位置的。
记者:有人说:翡翠大量涌入我国的原因是只有中国人才最懂得雕琢和欣赏翡翠。对此您有何看法?
李大康:可以这么认为。雕琢翡翠的技术与雕琢白玉的技术基本相同,但在思路和方向上很不一样的:前者重色彩和光泽,后者重质地和手感。改革开放后,因很多玉器厂做惯了翡翠,已经与玉无缘多年,工人们几乎都不知道如何雕玉了,往往给和田玉抛亮光、做细工,使一块上好的白玉看上去像乳化玻璃。直到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的一些藏家进入内地后,得到了他们的指点,工人们才慢慢恢复继承了雕玉的老手艺。因此,如今平地忽然冒出那么多有世袭传承的“大师”,真的非常令人怀疑。
其实,翡翠早在13世纪就在缅甸被开采、利用,印第安人也在很早的时候拿翡翠做珠子和面罩,甚至日本也在石器时代有过翡翠的工艺品。可见,世界上有不少地方出产翡翠,但真正达到顶级品种的翡翠仅出现在缅甸,而真正能将这类首饰级材料的动人之处充分展现出来的,却是以前中原的玉匠。
记者:关于翡翠优劣的争论,多半是围绕“种、地、水”等展开的,但这些莫衷一是的说法把藏家搞得一头雾水,你认为哪种评判标准最值得信赖?
李大康:翡翠之美,主要在色彩和光泽两个方面。它的质地要通透,颜色要明亮,才能展现水灵的感觉。这种特性是给人灵气的,所谓晶莹剔透。和田玉之美重在温润、淳厚和含蓄,而翡翠之美则重在漂亮、富贵和抢眼。
“种、地”其实也是讲的质地,是行内对翡翠质量的专业评价术语。比如老坑翡翠中,玻璃种的和艳绿的就是极品。意思是,质地通透得像玻璃,颜色艳绿如春草。这样的东西卖几百万元甚至几千万元都正常,因为老坑料已经绝种,一星半点都难得——老坑就是指籽料,河床里冲刷出来的。
需要说明的是翡翠的皮子不如和田玉那么美,它往往是一层厚厚的生锈的皮壳,要剖开才看得到其中的肉。所以,行内才有“赌石”一说。现在,这个“赌石”的事被说得很神秘,其实这事只在翡翠,和田玉行业内是不存在这个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