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宝精品导购互动平台 投稿

德清珍珠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

日期:2017/08/13 来源:编辑:tolmas
文章TAG:

近日,从国家农业部传来消息,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正式公布,浙江德清淡水珍珠传统养殖与利用系统榜上有名,全国共有29个,是浙江省唯一的一个。经证实,德清是世界珍珠养殖技术的发源地。


国家农业部信息公开


早在南宋时期,德清人叶金扬受自然界异物偶入蚌体而形成珍珠的启发,发明了附壳珍珠养殖技术。在德清洛舍、钟管、十字港和雷甸一带进行了大规模推广,并相继传入欧洲和日本。当时在德清有5000个家庭以此为生,珍珠养殖成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后人为纪念叶金扬对珍珠产业的发展,在砂村村一带的小山为其建立了一座寺庙,每年都会举办纪念活动,这一传统一直持续到清末。小山寺寺庙遗址至今仍然存在,就位于小山漾的旁边,至今当地仍然保持着珍珠养殖的传统。


叶金扬


18世纪,叶金扬的附壳珍珠养殖技术就被来华旅行的外国人介绍到了国外,并产生深远的影响。《大溪地黑珍珠史》中就明确记载了“1772年,瑞典科学家格瑞尔对十三世纪南宋湖州人士叶金扬的育珠方式进行详细的观察,并将技术带回欧洲”。除此之外,一些国外的论文,书籍也都详细记载了叶金扬附壳珍珠养殖技术对欧洲及日本珍珠养殖的影响。


附壳珍珠


几百年来,德清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形成了珍珠养殖相关的水环境选择、母蚌选择、珠核制作、插核、养殖、取珠、加工等技术体系并代代相传。与此同时,德清珍珠就开始作为商品进入市场,成为乡村贸易的一种重要载体。德清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中,围绕珍珠流传着众多的传说、民歌、谚语,形成了丰富多彩、种类繁多的珍珠文化。


但是,受到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条件和生产力限制,淡水珍珠人工养殖技术与规模发展相当缓慢。1967年,欧诗漫集团创始人、德清雷甸联合养鱼场的沈志荣打破了这种现状,他凭借一把镊子,两根铜丝,三张图纸,开始现代人工淡水珍珠养殖技术研究,在继承叶金扬古老珍珠养殖技术的基础上,相继攻克“提高珍珠质量技术”、“三角帆蚌(珍珠蚌)人工繁殖技术”和“三角帆蚌病毒性蚌瘟病防治技术”,现代规模化人工育珠技术很快在长江中下游发展起来,并逐步推广到全国各地。中国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产珠大国,占世界珍珠总产量的90%以上。


70年代沈志荣先生研究插种母蚌是否可以养殖


与此同时,欧诗漫充分传承珍珠文化,以县人民政府申报国家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为契机,建设珍珠文化产业园,按照AAAA级旅游景点要求和智慧工业园区标准,规划建设欧诗漫(中国)珍珠博物院珍珠研究院、GMP智慧车间和现代物流中心,打造一条集珍珠养殖、文化体验、工业观光、休闲购物等内容于一体,一、二、三产高度融合的精品珍珠文化旅游景点。


珍珠产业园


其中,欧诗漫(中国)珍珠博物院是全国首家以展示、宣传、推广中国德清“珍珠之源”文化为核心,集展览与研究,宣传与娱乐,公共教育与文化交流为一体的世界最大的珍珠博物院。面积超过6000平方米,规划年接待参观人次为50万人次。院内收藏丰富的奇珍异宝以及珍珠元素相关的文献、资料、实物等内容,是欧诗漫人传承珍珠历史、弘扬珍珠文化的精神家园,也是中华珍珠文明对话世界的窗口以及展示华夏珍珠文化的殿堂。


珍珠博物院照片


今年以来,凭借悠久的珍珠养殖历史和农业龙头企业欧诗漫集团精深的珍珠深加工技术,德清县将淡水珍珠传统养殖与利用系统申报了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据了解,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指人类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发展中创造并传承至今的独特农业生产系统。这些系统具有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知识与技术体系和独特的生态与文化景观等,对我国农业文化传承、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功能拓展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德清县农业部门认为,淡水珍珠传统养殖与利用系统是德清渔耕文化的重要体现方式,是德清人民长久以来生产、生活实践的智慧结晶,保护好这一传统农业生产体系,对于保护好德清渔业资源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促进德清珍珠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分享 |
发表评论
条评论 | 我要评论 | 进入论坛

资讯TOP5
互动TOP5